《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给予树》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满足了一个小女孩的圣诞愿望。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 “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本文语言虽平实,但真实感人,需要用心去感悟朗读。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和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2、通过自读、朗读、默读等形式,读中思,读中悟,体会作者通过对话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表达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金吉娅内心世界矛盾,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顾谈话,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给予树”,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发生在善良可爱的金吉娅身上的动人故事来领会人性的美好,同时也进一步体验“给予树”的魅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是怎么发生的?试着用“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词入境,对比生疑
1、礼物买好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去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课件出示: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2、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3、想象一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我们来好好的读一读。(自由读)
课件出示: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 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4、哥哥姐姐这么高兴应该怎么读?(个别读)
5、描写金吉娅的这句话怎么读?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的表情,妈妈怎么想的?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
课件出示:
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6、妈妈生气了,她此时可能会想些什么?(预设:肯定是买了其他没用的东西,真是个乱花钱的孩子;会不会弄丢了等)
三、读文悟情,想像体验
1、金吉娅到底用这些钱做了什么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2、什么是“援助中心”?(课件出示)金吉娅到底买了什么?送给了谁呢?(送给了一个小女孩)
3、送给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一无所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那个小女孩什么都没有。)
4、自己读读这句话,猜测一下:她也许没有什么呢?在圣诞节之际,她最希望得到什么?她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圣诞老人)于是,金吉娅便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看到了这张卡片。同学们想一想,这张卡片上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小组合作)
5、指名说说卡片上的内容,然后老师出示自制的卡片。
我是个没有亲人的孩子,我没有伙伴。你们回家后都有父母陪伴,而我没有,我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陪伴我!
可怜的爱丽丝
金吉娅看到这张卡片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她是怎么做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6、出示文中插图,设想一下金吉娅和援助中心礼品区的工作人员会有怎样的对话?师生共同演一演。
四、聚焦矛盾,真情抒发
1、金吉娅非常同情那个陌生小女孩,给小女孩买了一直盼望的洋娃娃,同时,金吉娅也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她也想买像样的礼物送给他们。可只有二十美元。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小小的金吉娅最终做出了决定,多不容易啊!让我们为金吉娅鼓掌!
2、多么令人感动的金吉娅呀!此时,妈妈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为什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在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我们的仅仅是棒棒糖吗?
3、读最后一段话,体会金吉娅带给大家的价值。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当那个陌生女孩收到金吉娅的礼物后,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非常感谢送她礼物的人。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
2、总结:同学们,正是金吉娅的给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让那棵象征着善良、同情、仁爱、体贴的给予树永远种植在我们心里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
给予树
金吉娅
善良
洋娃娃 仁爱 棒棒糖
同情
体贴
陌生女孩 家人
《给予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妈妈的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 ……此处隐藏22366个字……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给予树》教学设计15一、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 吉娅帮她实现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四、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2.本课的识字量和写字量都较大,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学习中,教师要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重点指导。
需要注意读音的字:“圣”“偿”都是翘舌音和后鼻音,“予”读yu,不读yu。“担”是多音字,本文读dan,另外还有dan的读音;“卡”,可读ka,还可以读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 和“矛”,“买” 和“卖”,“即” 和“既”。有些字虽然笔画简单,但不容易写匀称,如“予、卡、仁”等,教师需做书写指导。
3.本课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一些风俗对学生来说不太熟悉,教师要想办法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从圣诞节的快乐氛围导人教学,给学生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前,教师对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国外事物和名词可以直接说明,如“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或者给 学生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明白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援助中心”“给予树”则可以给学生直接解释,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 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
4.本单元的专题是“爱的奉献”。教师可以以“爱”为线索,抓住“爱”字来进行教学。
首先,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娅拿着并不多的钱,本来要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但当她发现“给予树”上的卡 片后,便毅然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且,她对自己的行为有简单而充分的理由:“我们有这么多人, 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这是人性 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
最后,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 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 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 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 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 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妈妈很生气?”“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课文中有两个泡泡,第一个是通过金吉娅的神态来突出她内心的难过,这种心情在后面金吉娅的讲述中有提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第二个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做开放性的联想,加深读课文后的体会。
5.课文中有一些词语,需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如“善良”“仁爱”,本身有很深的含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的是“心地纯洁的”“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不宜做更深的解释。而有的词语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深入体会,例如,学生可能知道“分享”的意思是“和别人一起享受”,但老 师可以进一步问学生:“课文中的人物都分享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他们不但是分享了礼物,还分享了快乐,金吉娅还和一个陌生女孩分享了爱。“兴高采烈” 可以和后面的“沉默不语”一起来理解,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 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如愿以偿”在文中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小女 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本课的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 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6.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后第二题设计意图是: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去体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在圣诞节来临前,妈妈担心家里 不宽裕,没有更多的钱让孩子们购买礼物;当看见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时,妈妈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 兴、激动。要注意的是,妈妈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小练笔是“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结合下面的活动进行。
7.本课教学时,可以配合圣诞节或元旦节搞一些活动。如“新年的祝福”,可以鼓励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