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题申请书3篇
在现在社会,申请书应用范围广泛,我们在写申请书的时候要注意态度要诚恳、朴实。为了让您在写申请书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申请书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课题申请书 篇1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年 月—年 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xx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xx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 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课题申请书 篇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规律。
2.以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为宗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体验与感悟中实现教育的启发、引导、培养、激励等功能,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
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⑴艺术审美素质的界定:审美素质是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判断以及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所必需的基本品质。艺术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美感的教育,美感教育对提升审美素质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强化健康的社会审美心理,形成和发展人对于世界新的审美关系,并使这种关系渗透到其他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意识、情感方式、个性气质、行为准则等诸多表现中去。
⑵艺术审美素质的内容:艺术审美素质是指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认知能力,即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艺术审美素质。本课题的内涵,以学科整合为基础,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激发审美欲望,实现审美理想,形成审美兴趣,锻炼创造美的意识。
2. 探索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内容、途径、方法。
⑴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内容: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发现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欣赏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⑵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
形成四大课程体系,落实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课程包括独立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性课
程和渗透性课程。
独立性课程即艺术学科课程,它是对学生实施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主要课程,其主要由音乐和美术两科构成。
活动性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出发,构建多个艺术活动系列(艺术实践系列、社会服务系列和艺术展示系列),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隐性课程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体、舆论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客观环境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课程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美化来得以实现。
渗透性课程即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中的艺术审美素质的渗透,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要求。
⑶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方法:
独立性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对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把小学各科教材中的艺术审美因素进行梳理,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欣赏水平进行排列,初步构建出各科艺术教育渗透序列。
活动性课程:运用游戏、竞赛、表演、讨论、器乐进课堂等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隐性课程: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时时受到美的熏陶。
渗透性课程:找准结合点,通过艺术审美素质与各学科的联合,借艺术审美素质渗透来促进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多元评价方法。
⑴评价主体,师生互动。⑵评价内容,广角多元。⑶评价方式,倡导人文。⑷评价过程,动态发展。通过多元的评价,解决学生现有的审美“疲劳”,自主愉悦地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修养。
4.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中的'三条原则。
⑴参与原则: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没有亲身的参与,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
⑵愉悦原则:审美是一种精神食粮,正因为它的愉悦性,学生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审美活动,保持良好的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愉悦。
⑶融合原则:运用各种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学科中将艺术审美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个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⑴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结合现状,拟定行动计划。
⑵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⑶发现新问题,逐步修正、完善原有的计划。
⑷继续实践,完善计划,达到改进工作,完成研究任务的目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全面收集有关事实材料,汇总、分类,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成功经验。
研究过程:
⒈准备阶段(20××.9―20××.11)
建立课题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研究内容;设计课题方案,请有关专家方案论证,完善方案,使其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情况进行现状调查。调查本校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现状。
⒉实施阶段(20××.12―20××.12)
通过调查,按照预定的课题研究要求,组织教师开展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研究。
⑴探索小学生艺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形成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艺术审美素质,并根据这些内容,形成分学科、年龄段的素质标准与要求。
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四类课程为载体,分组开展艺术审美素质的探究。提炼出艺术审美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素质的要点,以及这些素质在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做好“三百工程”即艺术发现百篇、艺术欣赏百篇、艺术创想百篇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
⒊总结阶段(20××.1―20××.3)
与此同时,形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新世界实验小学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三百工程”,即艺术发现百篇、艺术欣赏百篇、艺术创想百篇。同时课题组总结、评价成果。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哪些艺术审美素质是小学生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而这些审美素质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通过何种方法及途经解决学生现有的审美“疲劳”,进而自主、愉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
课题申请书 篇3
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这一领域,虽然在情境作文研究、读写结合作文研究、生活作文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仍缺乏使学生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和综合性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索,更缺乏综合性与序列性,没有形成完善的快乐作文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习作兴趣不能长久保持,学生写作能力无法自然衔接和循序提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科室的领导下,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和现状,确立了《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目的就是在快乐作文教学中寻求使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之路。
课题名称:《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 编号:TZJYS2011108选题依据: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并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从体验生活入手,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促进作文各因素的整体提高;促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而快快乐乐写作文,促使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同步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习作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进而归纳、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快乐作文教学模式。
人员组成及分工:王金明为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处理实验日常事务。参研人员有王建友、王新锋、黄燕、吴梅、李慧民、封伟华、朱琴、黄慧等。
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各项研究工作的准备已经就绪,特向市教研室申请开题,恳求教研室的各位领导、专家批准,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给予关注、支持、指导。
泰兴市南沙小学《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课题组
20xx年2月24日